- · 《现代教育技术》期刊栏[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方[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版面费是多[04/29]
“技术性失业”背景下,职业教育该如何变革?(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enhancing) 孰强孰弱的争论,更是衍生出了“技术替代”、“创新效应”、“人机合作”等等多个理论派别。事实上,从文献的讨论中可以发现, 当前许
(enhancing)孰强孰弱的争论,更是衍生出了“技术替代”、“创新效应”、“人机合作”等等多个理论派别。事实上,从文献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当前许多学者都对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抱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倾向“技术替代”观点的学者在当前占有多数。[2]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波技术革命兴起,人工智能对劳动者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逐渐成为受到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关注的热门主题。人工智能技术是会带来劳动生产率提升,并且通过创造新的劳动任务,形成总体上来说更多的就业机会,抑或是会取代大量工人,从而最终将劳动力挤出工作领域?
(3)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授课者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那么,面对这一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人类该如何选择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才能使其通过补偿性的创新,真正服务于人类整体发展,而不是取代人类、统治世界?正如人类学家格雷伯所言,无论探索怎样的新技术路线,都需要实现更加平等的权力和财富分配[8];这其中也包括实现劳动者技能的重新分配,也即劳动者(尤其是中间技能劳动者)的“再技能化”。为了实现劳动者的“再技能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推动具有赋能作用的人工智能发展,将劳动者从重复性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并安排到更有创造思想的工作岗位上。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实现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性变革,是必不可少的。
[7] [美]威廉姆·邦维利安、彼得·辛格:《先进制造:美国的创新政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3月,第378页。
要建设一个这样的创新性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法?这一问题在当前的技术性失业环境下尤为重要。一个创新性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培养劳动者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框架识别能力以及复杂的沟通能力,帮助劳动者成为一个可持续性强的、有价值的“知识型”劳动者(在这个语境中,“知识”指劳动者敢于怀疑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因此,不仅仅是教育学家,许多政治经济学家也从自身的学科领域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简要梳理了部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希望能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的作者昂格尔在书中认为,人类的智力活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0]:一方面,和工业化大生产中的老式机器类似,人的智力是模块化(modular)和公式化(formulaic)的:这部分智力活动按照固定的计划、规则行动,因此产生的是重复性的行为。另一方面,人的另一部分智力活动既不是模块化的,也不是公式化的。这部分智力活动具有两个能力:第一是“无限递归”(recursive infinity),即舍弃既有的实践方式、推翻先前的假定,并重新组合事物的无限的可能性;第二是“否定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即超越事物本身、并创造出革命性变化的联想能力。
昂格尔认为,在包容性的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提高想象力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包含如下四个特征:
昂格尔将这第二种智力活动称为“想象力”:在这个定义下,想象力指的是人类相对于作为机器的智力来说,作为“反机器”(anti-machine)的智力;这是人类最根本的特质,也是当前的自动化机器和人工智能所不能具有的。在昂格尔看来,想象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人类提供了在不同的环境中预测变化的能力;这种“预估产出”(approximation of production)的能力就是当前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
(2)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平台,如edX、Coursera、优达学城(Udacity)等等。慕课平台在新职业教育课堂中可以运用在讲授、考试、反馈等多个教学环节。在讲授环节,慕课平台可以为职业院校、企业和个人提供在线观看服务以及课程视频下载服务。对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来说,慕课平台的在线课程不仅可以在疫情期间代替线下课堂讲授,其自带的视频回放、视觉参与的功能也更加适合技能教育的特征(例如:需要重复讲授和练习同一知识点)。对于企业主体和需要继续教育的个人来说,慕课平台全面、大量的在线课程也为其提供了比线下课堂更可及的学习机会。在考试和反馈环节,部分慕课平台自带课程作业修改功能,并可提供学生间相互修改作业的服务。将慕课平台的这种功能应用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中,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并增加学生间的互动频率。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网址: http://www.xdjyjszz.cn/zonghexinwen/2022/060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