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期刊栏[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版面费是多[04/29]
- ·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方[04/29]
小一姐姐:让现代技术和中华传统文化赋能家庭(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良性的亲子互动,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滋养。“成为母亲后,我不希望完全拘泥于家庭生活、每天绕着孩子转、甚至失去自我。我认为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
良性的亲子互动,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滋养。“成为母亲后,我不希望完全拘泥于家庭生活、每天绕着孩子转、甚至失去自我。我认为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秦一说,她一直保持着学习者的心态,孩子出生后,自学了非洲鼓、空灵鼓等乐器,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音乐启蒙,希望做一个“成长型妈妈”,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进程中成为孩子的榜样。
中华文化复兴 在最好的时代讲述最美中国故事
在我们的身边,家庭教育中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没收孩子的手机,“因为一直刷短视频太没营养”;让孩子能多晚接触电子产品就多晚接触,“因为社交平台上的短视频太媚俗”……然而在秦一制作的亲子短视频中,可学可仿、亲切纯真、民俗文化、审美高度等元素得以巧妙融合,秦一在摸索中感受到了这种来自短视频的能量。
在秦一看来,自己和千万“宝妈”的手势舞短视频探索获得广泛共鸣的背后,还有更深厚的人文因素——中华文化的复兴潮。这几年,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由内而外地自信起来了,中华传统文化嫁接在新媒体上、现代技术上,重新生根发芽,开出了一朵朵新的花,“传统文化手势舞短视频”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有一位妈妈,想教孩子学《千字文》,便把古文编成了可玩可互动的手势舞,连教育专家、幼儿园老师们都赞不绝口,心服口服地成为她的“粉丝”。
“短视频时代,可以有很多快乐学国学、创意学古诗的方法。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校园才艺表演中都加入了手势舞的元素,说明它有用、有趣。实践证明,手势舞短视频能够成为让孩子喜欢国学的新途径,成为‘小可爱'们走进古典诗词世界的一把钥匙。”秦一说。
有了女儿“小团子”后,热衷于记录生活的秦一,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分享与女儿的日常互动。在她看来,古典诗词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意境美、意象美,她想与女儿分享古典诗词的美好。彼时,两岁的“小团子”正牙牙学语,“古诗词也许可以跟手势舞结合起来!”秦一决定尝试将手指操和古诗词结合起来,进行自己的创作。
亲子互动手势舞 让两代人共同成长
那么,这对才艺母女是怎么从爱晒、爱秀的妈妈群中“冲”出来的?
在中国,当一个妈妈能有多拼?
每个月数亿的流量,吸引来一波又一波商业资源。但秦一并没有急于“商业变现”,而是沉下心来继续创作。她热衷参加公益助学“彩虹计划”、脑瘫儿童“慢天使守护计划”“禁毒妈妈联盟”等各类公益活动。
“不要拒绝新的技术、新的平台,而要尝试让它为我们的亲子教育赋能。用好短视频,我们对亲子共同创作和演绎过程本身的记录,就可以成为一个短视频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增进亲子情感的过程。”秦一说,很庆幸赶上短视频的大潮,也对未来互联网、短视频更好地服务于千万家庭,充满期待。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网址: http://www.xdjyjszz.cn/zonghexinwen/2022/081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