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南京都市圈优秀教师组团讲述“教育好故事”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徐海虎的讲述,让在场的老师们看到了另一种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来自镇江新区平昌小学的谭秀文,则带来了一场题为《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的主题分享;高邮市第二中学教师袁良萍讲

徐海虎的讲述,让在场的老师们看到了另一种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来自镇江新区平昌小学的谭秀文,则带来了一场题为《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的主题分享;高邮市第二中学教师袁良萍讲述的《让青春留下高原记忆》,回望了一段在高原支教的故事……

△袁良萍

“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工作,为师之道,首在师德。”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贺承瑶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本次交流展示活动通过讲述大家身边的感人故事,选树优秀典型,将对推进南京都市圈城市师德建设和教育领域深度区域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徐海虎

来自金陵中学的教师徐海虎分享了一段数学教师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温馨小故事。在他的故事中,有爱好数学的学生,经常悄悄地拿着备课组的数学作业回去提前做,老师就给柜子装了密码锁。但是上了锁的柜子抵挡不住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们经常讨论密码是多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生一计,邀请各班公认的数学大佬轮流出题,而题目的答案就恰好凑成密码!”

更为暖心的是,得知有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有困难,每次出考卷或者布置数学作业时,老师们都会标注题记,每当学生们拿到考题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则是满满鼓励的话语。徐海虎说:“教学不仅仅是看分数,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能够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学。”

现代快报讯(记者李楠/文吉星/摄)8月27日,“南京教育好故事”演讲技能竞赛暨首届南京都市圈“教育好故事”展示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来自南京都市圈城市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扬州、镇江的教师代表和南京选手同场交流。参赛选手从自身出发、自身边的榜样选题,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好故事”。

在交流与展示环节,老师们倾情讲述了关爱特殊学生、参与疫情防控以及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投身偏远地区支教等方面的感人事迹。一句句讲述、一帧帧画面、一个个场景,呈现了老师们的美丽教育人生,展现了老师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良好形象。

据悉,2018年,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展示教师群体的良好形象,“南京教育好故事”活动应运而生,并成为南京市教育系统教育宣传的重点品牌。

△教师代表宣誓

在演讲比赛的基础上,老师们还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开展巡回分享会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18年至今,“南京教育好故事”巡回分享活动累计开展了200余场,受众超过10万人。

近年来,南京立足协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区域教育领域合作。今年南京还将组成南京都市圈“教育好故事”分享团,在都市圈相关城市开展线下线上巡回分享活动。

在徐海虎的讲述中,学生们各显神通,题目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学生们的数学兴趣也被渐渐激发出来。

△谭秀文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网址: http://www.xdjyjszz.cn/zonghexinwen/2022/0830/837.html



上一篇:“创新答卷”:天津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下一篇:天津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业联动”促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 | 现代教育技术编辑部| 现代教育技术版面费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发表 | 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